午夜大片免费看|超碰人人妻|一区二区精品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麻豆

歡迎光臨徐州市兒童醫院(www.pornomafia.com),寶寶的健康一直是我們的追求!
交通指南
地理位置:徐州市蘇堤北路18號
乘車路線:乘13、67、604路公交車兒童醫院站下,乘1、8、65、35路公交車到礦務局站下沿蘇堤北路向北走200米左右,乘坐地鐵1號線到蘇堤路站下走5號出口向北200米左右均可到達。

兒童導醫導診門診預約:962099
兒童急救120撥打電話:962099
服務投訴、出院后隨訪:962099

您現在的位置是 > 徐州市兒童醫院 > 徐州市兒童醫院科普(兒保科):2-3歲身心發展規律
徐州市兒童醫院科普(兒保科):2-3歲身心發展規律
發布人:admin 最后更新時間:2023年6月28日 共點擊:1037次
       家長們,你們好,這一次我們來講一講2-3歲身心發展規律。作為家長,我們應掌握各年齡段嬰幼兒身心發育規律,對嬰幼兒的行為表現及可能的影響因素有比較清楚的認識,這樣才能正確的采取教育手段,使早期教育真正收到效果。
       2-3歲的孩子有以下一些規律

       1.做什么都要“自己來”。寶寶1歲半左右,自我意識萌芽,寶寶逐漸從生活中學習區分自我與周圍世界,自我意識在3歲之前是快速發展期,同時也是關鍵發展期,家長如果尊重孩子自主愿望,將其作為獨立個體,進一步給予積極強化,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就發展起來了。反之,成人不放手,一味地包辦、代替,寶寶失去自主機會的同時,便是習慣了成人照料,養成依賴性。生活中其實有大量行為要學習。比如拿勺子,寶寶即使吃不好也會逐漸知道勺子是怎么盛起物體的,也要練習拿勺子動作的方向。如果家長一直喂飯,孩子即使到了四五歲,依然自己不會使用勺子。家長要對孩子的能力有適當的認知,在成長過程中給子適宜的小工具和環境。

       2.喜歡小伙伴。2歲左右,寶寶開始有與同伴交往的興趣,喜歡有小伙伴,并且喜歡“扎堆”玩(平行游戲),這說明寶寶社會性交往對象從身邊的成人擴大到同伴,從家庭為中心開始向外擴展到社會。與成人交往擴大到同伴交往,是寶寶社會性發展方面質的改變與進步。平行游戲的特征是寶寶雖形式上在一起玩,但各玩各的。寶寶們雖在一起,可能也會玩相同的玩具、相似的游戲,也會有相互模仿的行為,但他們仍是在獨自游戲,相互間沒有關聯。平行游戲是同伴交往的初始階段,1-3歲的寶寶基本上都處于平行游戲階段。2歲半左右,寶寶與同伴的平行游戲,增加了互動,相互模仿的行為增多,一個寶寶隨意喊叫一聲,其他寶寶也會跟著喊叫,一個寶寶敲打玩具,其他寶寶也會跟著敲,此時也會出現聯合游戲的萌芽。在聯合游戲中寶寶還不會合作玩,有些寶寶看到喜歡的玩具就會直接上手去拿,而不管別人是否正在玩,被“搶”的寶寶要“奪”回自己的所有權,極強的自我中心使2-3歲寶寶常常會因為搶玩具而發生爭執。個別寶寶有攻擊性行為抓、咬、打人。2-3歲寶寶喜歡追隨比自己大的孩子玩,模仿他們說話和動作。4-5歲,隨著寶寶語言、思維的成熟,基本上幼兒園中班年齡階段,是幼兒真正開始共享玩具,言語和行為發生互動的合作游戲的發展時期。

       3.形成好習慣。寶寶2-3歲就已經顯現出許多與品德相關聯的行為傾向,如情緒積極,見人喜愛打招呼(禮貌),喜歡幫助成人做事(愛心、助人)。毋庸置疑,孩子具有品德好習慣是每個家長期盼和欣慰的事情,反之就會感到焦慮。嬰幼兒階段是品格教育的關鍵時期,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以后的人格成長。在孩子撫育成長過程中,合格的父母永遠是孩子人生路上陪伴其成長的第一任導師。父母的價值觀、理念與生活方式深刻影響著家庭教育。

       4. 喜歡跟著音樂唱歌、律動。每個寶寶的音樂能力與生俱來,正常寶寶生來就具有音樂天賦,后天的養育環境影響決定寶寶在多大程度上實現音樂潛能。處于適當且豐富的音樂環境的新生兒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的新生兒音樂能力會很快下降,直到他們的音樂環境得到大幅度改善。越早處于豐富的音樂聽覺環境中,他們的音樂能力就能越早恢復天生的能力水平,并保持一生。假設,兩個孩子具有相同水平的音樂天賦,在6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接受豐富的音樂環境的孩子會比另一個在18個月大時才開始經歷相同音樂環境的孩子,有更高程度的音樂能力表現。
       最后要講的是,寶寶3歲以后從心智到行為習慣的培養令家長感到挑戰,是時候送寶寶上托兒所或幼兒園預備班了。上托兒所是寶寶適應集體生活,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從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家庭熟悉的環境,進人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是寶寶生活中第一個重要轉折,不論家長還是教師都要充分理解寶寶身心適應的困難并給子關愛與幫助。從爸爸媽媽溫暖的懷抱、家庭熟悉的環境,進人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寶寶不僅需要面對陌生的老師、新環境,還要接受更多新的要求,難免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感覺不習慣、不適應,從而產生焦慮。
       寶寶入園之初可能出現哪些問題呢?
       (1)不同程度的哭鬧:較小孩子會不停地叫:“找媽媽,找媽媽”,黏著老師要抱,不想做任何事情。較大的孩子會不停地問,媽媽什么時候來接我”,“媽媽早點地來接我吧”。
       (2)尿褲子和尿床。
       (3)個別孩子會拒絕吃東西、喝水。
       (4)階段性體質下降。
       (5)分離焦慮:解決分離焦慮的關鍵是盡快幫助寶寶建立對新環境的安全感,建立對新老師的信任,對游戲生活的喜愛。
       面對寶寶初入園的分離焦慮,幼兒園老師會通過這些工作讓寶寶減少、停止哭泣,減緩孩子的分離焦慮:①給寶寶更多的關愛,特別是身體的愛撫與照顧;②創設豐富、溫馨、家庭化的環境,讓寶寶感到熟悉、親切而安全;③設計豐富有趣的教育活動,吸引寶寶的注意力;④準備一些小食品(山楂餅/片、小餅干等)、水果拼盤幫助安撫寶寶。
       家長們,了解了孩子們的身心發展規律后,是不是能更知道如何去在生活中進行早期教育了呢?